首页 开丰娱乐介绍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
立秋之蝉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1:05    点击次数:85

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的转折。立秋第三候为“寒蝉鸣”,与夏至第二候“蝉始鸣”相呼应。在秋天鸣叫的蝉被称为寒蝉。寒蝉感觉到阴气上升、昼热夜凉,于是争相鸣叫,但一日比一日减弱,其叫声提示天气开始变凉。

立秋日之蝉,是文人墨客诗句中常见的描写对象。

唐代白居易的《立秋日曲江忆元九》曰:“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”诗人通过“新蝉三两声”等意象勾勒出立秋物候特征,抒发对友人元稹的深切思念。

宋代杨万里的《立秋日闻蝉》,写了自己不忍酷热盼秋至的愁绪,一场雨后秋来了,蝉声开始传递秋的讯息。诗曰:“老火薰人欲破头,唤秋不到得人愁。夜来一雨将秋至,今晚蝉声始报秋。”

在承载了丰富文化和艺术的青铜器上,常能见到蝉的身影。蝉纹具有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,在殷末周初时期尤为盛行。

5月中旬,“吉金·中国——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”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五展厅开展。出土于咸阳市武功县的蝉纹铜鼎陈列其中。蝉纹铜鼎属商代晚期,敛口,折沿,立耳,鼓腹,圜底,三粗壮柱足。腹部以云雷纹为地,排列垂叶形三角状蝉纹,蝉目与腹节明显,雕刻极为精细,形象逼真。

(记者孙亚婷整理)



Powered by 开丰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